太全了!煉鋼工藝流程概述及設備介紹
煉鋼的定義:用氧化方法去除生鐵和廢鋼中的雜質,加入適量的合金元素,使之成為具有高的強度、韌性或其他特殊性能的鋼,這一工藝過程稱為“煉鋼”。
含碳量≤2.0%的鐵碳合金,鐵碳相圖中2.0%C的意義。高溫:奧氏體,熱加工性能好;常溫:以珠光體為主 。
為什么煉鋼:生鐵無法廣泛應用。含碳高:高溫下無奧氏體;性能不良:硬脆、韌性差、焊接性能差,不能加工;雜質多:S、P、夾雜物含量高。
鋼中常見元素 :五大元素:C、Mn、S、P、Si(必須要求)。其他元素:V、Cr、Ni、Ti、Cu 等(根據鋼種)。存在原因: ①工藝限制:S、P無法完全脫除;②原料殘余:廢鋼殘余Cu、Zn;③改善性能:Mn提高強度 Al細化晶粒。元素含量: ①國標要求:GB;②企業標準:企業自定;③其它國家標準:SWRCH82B(日本)。
煉鋼的主要設備
1、鐵水預處理站
鐵水預處理主要對鐵水進行脫硫扒渣處理為后續轉爐煉鋼、精煉提供合格的鐵水,同時它也是調節高爐和轉爐之間供求的主要設備,鐵水在混鐵爐中儲存、混勻鐵水成分和均勻溫度。
3、精煉爐
精煉爐一般是指爐外精煉設備,近30年來爐外精煉出現過30多種,爐外精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鋼水質量,擴大品種范圍,優化冶金生產流程,提高生產效率。
4、連鑄
連鑄是通過連鑄機將鋼水連續的鑄成鋼坯,然后送至后續的軋鋼生產線軋制成材。
線材生產流程:線材工場生產作業是將小鋼胚經加熱爐加熱后,經粗軋機組,中軋機組,精軋機,減徑成型機軋制, 再經盤卷機盤卷成型,冷卻輸送帶輸送后,送至精整區精整。部分需再處理者,再經酸洗被覆、 伸線、退火等制程。
鋼板生產流程:鋼板生產作業是以扁鋼胚為原料,扁鋼胚經過加熱爐加熱到1200°C,再經軋延、冷卻、整平到剪(焰)切成為成品。
推薦產品